茶樹分類

古樹茶,顧名思義就是古老的茶樹。
一般來說,從存活百年以上的喬木型茶樹上採摘的茶就比稱為古樹茶。
但以嚴格分類標準來劃分,三百年以上的才是真正意思上的古樹茶。
古樹茶主要生長在非常天然和沒有污染的環境。
原始性高,少有蟲害,不需經過農藥或人工肥料的灌溉。
同時古樹茶生長在高海拔山地,
白天氣溫高,可最大效益地發揮光合作用
反之,夜晚氣溫低,能將消耗降至最低,恢復有機物的補充。
其生長成熟天數明顯較長,因此能吸取更多的養分。
古茶樹的葉子亦更大更厚,使葉綠素含量更高,做出更強的光合作用。
在此因素驅使下,生成的有機物更多,令茶湯芳香度和鲜爽度提升。

基於對生長環境的嚴苛要求,現今所存的古樹茶更見珍貴。
雲南是世界上現存古茶樹最多的地方,有見生態環境每況越下,多個保護區亦被設立起來。
古樹茶必須在完全天然的優越環境下存活百年以上才可孕育出最優質的茶葉,
每一次的成熟期比其他茶樹長,因此每年的產量都十分有限。
物以罕為貴,古樹茶的價格亦相對昂貴。
相比其他茶,古樹茶的苦澀味均衡,口感醇厚,擁有更好的耐泡度,韻味更悠長。

(雲南鳳慶錦繡茶王樹)

(雲南邦崴千年古樹)

台地茶,簡單來說就是運用現代茶葉種植技術,人工培養的茶葉。
可供給龐大的產量,但經過人工的干預,相對質量較低,滋味稍遜。



高山茶,通常指產於海拔800米以上的茶葉。
自古有云,高山出好茶,主要原因是受其優越生長環境所影響。
主要可從氣候與土壤兩方面解析,
土壤而言,高山泥土受到較少污染,結構良好,有機物含量豐富,滿足茶樹所需的營養。
氣候而言,晝夜溫差大,有利於光合作用,在日間所產生的養份在晚上低溫時更容易累積吸收。
同時隨著海拔的提升,高山早晚受雲霧籠罩,平均日照夠短,溫度亦相對下降。
溫度的下降會導致茶葉中所含兒茶素類等苦澀成分降低,減輕濃澀味;
亦提高了茶胺酸和芳香物質的含量,產生高香鮮爽的風味。
由此可見,高山出好茶乃是由於高山的氣候與土壤綜合作用的結果。

高山茶的高海拔與低溫度令其生長緩慢,產量稀少。
自然環境因素會直接影響到產量與品質;
地理位置也較難採摘,造成人工成本,因此高山茶價錢也會比較高。
同時獨特的環境也是一張雙刃劍,過高的海拔形成過低的溫度也會影響茶芽的生長與吸收。
即使是較低的海拔,只要土壤優質,溫度契合,也同樣能出好茶。



平地茶,通常指產於海拔100米以下的茶葉。
產自低海拔或平底的茶葉,環境因素與養分攝取較次。
香氣相對較低,滋味亦稍淡。

 

Leave a comment

Please note, comments must be approved before they ar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