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與火

如果說水乃茶釋放味道的媒介,火就是他們之間不可缺少的連繫。
質量再佳的水亦要經過火的煮沸才能用以泡茶,而在其過程水亦會汲取火的味道,產生風味。
茶聖陸羽在茶經就曾提及:
「其火,用炭,次用勁薪。其炭,曾經燔炙,為膻膩所及,及膏木、敗器,不用之。古人有勞薪之味,信哉!」
意思是,以火煮茶,以炭為上,較硬的柴禾為次,有油脂或腐壞的木材質不能使用因會產生陳腐之味。
而炭亦有份為不同種類,如以橄欖,荔枝,龍眼燒製而成的橄欖炭,荔枝炭,龍眼炭為最上品,帶有果香,沒有嗆味。
但製作複雜,耗時,原料昂貴因此越發罕見,亦因炭火燃燒時需要用明火及會產生一氧化碳,現今普遍會用機製炭代替。

火在茶葉中的使用遠遠比只是煮茶更多,茶葉的烘焙與火的關係同樣是唇齒相依,密不可分。
茶與烘焙自古就有說法,「茶為君,火為臣」,透過火的輔佐,茶葉能夠修正以及呈現不同的風味。
烘焙茶葉主要有兩個目的,亦可分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物理變化方面,主要是降低茶葉的水份含量,穩定其品質,達到保鮮於定質的效果。
化學變化方面,就是改變茶葉的色香味,提高其香氣與風味。

而其中的化學反應就被稱為梅納反應,就是茶葉本身含有的物質(主要是氨基酸)與溫度變化下產生的反應。
焙火的原理主要的去除茶葉本身的雜質,再提高自身的風味。
就算是存放已久的茶葉,亦能經過適當的焙火,恢復滋味。
梅納反應可從顏色,香氣,味道三方面去改變茶葉的品質。

顏色方面,就是藉著加熱使茶葉的葉綠素產生氧化作用,形成褐色的類黑素反應。
焙火的時間和溫度的高低與茶葉成品的顏色深淺是相對的。

香氣方面,主要是透過氨基酸和茶葉裡的醣類成份與溫度所產生的化學反應。
香氣的轉變可分為:清香-蜜香-焦糖香-炒米香-火味-火焦味-火碳味;
蜜香與焦糖香是焦糖化作用,炒米香到火碳味就是以靠梅納反應。
除了香氣風味,亦會影響到茶湯的顏色與味道。

味道方面,焙火能透過溫度的提升,令茶葉中的咖啡鹼與茶多酚揮發,從而減低澀味。
但同時茶葉中的活性亦會流失,使風味的變化降低。
過度的烘焙亦會使茶葉過火,令到味道失衡。

簡括而言,焙火輕的茶偏重在「茶香」的享用,焙火重的茶,偏重在「茶味」的享用。
茶葉的烘焙能有效地改善茶葉的品質,但亦存在著相對的限制。
在各類的茶葉之中,烏龍茶是最為適合焙火,因其本身就半發酵的茶類,有充足的成分與空間去進行化學作用。
反之,如綠茶就不能烘焙,可能因為未經發酵的茶無法入火,或高溫會影響到茶葉較嫩的綠茶品質。
紅茶的話,因為是全發酵茶,在發酵過程中脂肪酸被轉換掉,已沒有脂肪酸可酸化,造成化學反應。



茶葉的烘焙方式主要分為三種:

木炭烘焙法
以燃燒木炭產生熱度的方式,炭為煮茶的上品,同為焙茶的上品。
上乘的木炭能昇華茶葉的風味,但同樣品質欠佳的木炭會帶來反效果,產生雜味被茶葉吸收。
木炭的烘焙需要較高的技術,對溫度的控制,茶葉變化的掌控,因此成本較高,價格亦昂貴。
但往往有愛好者為追求其獨特滋味以不惜一擲千金。

電阻式焙籠烘焙
把焙籠放在加熱器上產生電熱能令茶葉加溫,而科學的方式掌握烘焙。
使烘焙過程能更易於控制與監控,減少過程中的不確定因素,提高品質穩定性。
此方法效率和產量較低,但更易於控制。

烘焙機烘茶
現金最為普遍的烘焙方式,將茶葉平放於各層的架子上,可調較特定溫度與時間。
一方面能使茶葉平均受熱,提升品質的保證;另一方面,可是茶葉在可控的環境下(濕度/溫度/時間長短)烘焙。
有其精準的操控,可針對不同的茶葉與要求進行烘焙,極為便利。

 

Leave a comment

Please note, comments must be approved before they are published